手机版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中山市华侨中学>校园新闻>媒体侨中> 正文内容

媒体侨中

高考来了(40) 视频|致中山高考生:世界终将是你们的……

高考来了(40) 视频|致中山高考生:世界终将是你们的……

2018-06-08 中山日报

 

6月8日下午5时,随着一声电铃声响起,市侨中高中部高考考场沸腾了,兴奋成为了留在考生脸上最明显的表情。“高考终于结束了,我要放假了。”在本部考场参加高考的高三9班学生陈翌禧面对记者,笑得合不拢嘴,走路一步三蹦。对于他和所有的高考学生而言,此刻不管分数,只管放松。

市侨中高中部高三年级大楼,也迸发出了激情的欢呼声和畅快了欢笑声。

讲台上教师们还在孜孜不倦地讲好“最后一堂课”,苦口婆心地叮嘱着假期安全、出行安全、旅游安全,还有一遍一遍地提醒着高考填报志愿的政策变化和注意事项。台下面的学生一个个头抬得正直,手脚却早已无处安放,不停捣鼓着桌面上堆积城小山的书籍。

教师声音刚落,高三27班的学生“轰”地一声瞬间动了起来,把老师团团围在中间,合影拍照。学生们的举动让此前一直严肃的老师有些意外,眼角都噙上了泪光,为现场增添了一丝伤感。然而几秒钟后,学生轰散,现场又被欢乐气息填满。“现在是值得放松和高兴的时刻。”被学生弄得有点不知所措的老师,喃喃地说着。见惯了高考世面老师淡定地告诉记者,6月10号还有毕业典礼,那才是伤感的时候。

尽管心早已飞到校外,陈翌禧还是和同学们一起认真地做着一件事,整理旧课本。他一边收拾着个人的物品,一边将旧书本分类,他在完成离校前一项传承的使命。

市侨中从早几年便开始了这样一个传统,每一届高考毕业生都会从自己堆积成小山的书籍中,挑选出认为最有价值的几本,留给下一届的师弟师妹们。这种“秘籍”式的传承,让每一位学生都感觉意义重大,陈翌禧也不例外,他选择留下了2本课本,3本学习辅导资料和两本笔记本,在他看来,这是他最得意的心得,会对师弟师妹们有帮助。

除了送给他人,陈翌禧也选择了10来本课本,留给自己纪念青春。“每个学科两本,另外还有一些字典。”陈翌禧说,高考经历太难忘了,以后有机会回头翻翻也有意思。

市侨中高中部教务处主任、高三年级主任朱志锋告诉记者,学校延续着每年高考“文明离校”的传统,要求每个班级学生都能对教材进行分类,把认为有价值的书本材料留给下一届的学生,把不需要的废旧资料统一打包清理,倡导学生在离校前的最后时刻,做一个文明的好学生。

每一位考生都像陈翌禧一样,对跟随了自己三年的宝贵“财富”进行着分类。而一些有心的学生,还做着更多的事情,他们通过自己的笔头,将鼓励的话语留在了书本上,分享给下一届的学生。

高三24班的汪嘉林就给记者展示了自己留下的《生物选修3》课本,在内页封面上,他写下了高三加油。还用红色笔重新标注了课本难点“疫苗”、“抗原”、“兼性厌氧菌”等,提示用上这本书的师弟师妹们。记者发现,在许多的书籍上,都留下了类似的字眼,如“高考加油”、“顶住压力就是胜利”等鼓励的语句。此外,还有一些“我在清华等你”、“我在清华等你”的留言则显得霸气十足。 

对于即将到来的长假期,陈翌禧和其他同学一样,开始迫不及待地规划。学车、旅游这些几乎是每一个考生的必选项目,此外,他也有着自己的小打算,要去做运动。“整个高三都没有时间做运动,现在假期要补回来。”陈翌禧说。

 对于每一个刚刚结束的学生而言,都面临着两大期待,一是对即将到来的大暑假的期待,另一个就是对未来大学生活的向往,尽管最终会走进哪所大学还是未知数,学生们已开始规划起大学的美好生活。

面对马上到来的暑假,同学们大都是两方面的选择,一种是技能提升,另一种是达成愿望。高三22班的谢诺就想利用暑假先学车,然后学英语,之后还想去圆自己的旅游梦,自己独自出去旅游一趟。在汪嘉林的暑假方案里面,同样有学车的选项,此外他还想去跳一次蹦极,因为这是他从小的一个梦想,但家人始终不同意,为此他还要求记者千万不能让他的父母知道。汪嘉林甚至还想当一次游戏主播,把自己拿手的游戏在网上晒一晒,看看能吸引多少的粉丝。

对于大学生活,许多学生都是充满的美好的想象。多数学生都认为那是是一个自由的地方,想学习就学习,想运动就运动,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学英语、环游世界、打工体验生活、找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等,都已经开始在他们的脑海中有了构想。 


◆中山日报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梁东麒
◆图+7/记者 余兆宇 赵学民
◆视频统筹/记者 韦多加 
◆视频文案/记者 谢琼 
◆视频采访/记者 谢琼 韦多加 
◆视频拍摄/记者 宋东旭 黄艺杰 
◆视频后期/记者 宋东旭 
◆视频图片/记者 余兆宇 赵学民 
◆编辑:谢琼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