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全国一流的华侨中学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09日
点击数:
次
评估大会现场
评估组听取了市侨中校长林加良的自评报告,并进行了答辩,听取了市教育局刘传沛局长的推荐意见,在广泛听课的基础上,查阅了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和学科教学的有关档案资料,进行了教师、学生问卷调查,召开了教师、学生座谈会,并在部分学科进行了学生学业状况抽查测试,察看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学生综合素质展示及学生社团的活动。对照相关评估指标体系,评估组在全面考察了学校及其学科领域现已形成的教学管理、教学保障、教学实施、教学效果等方面的情况后,一致认定:市侨中办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晰;教育教学管理规范、有序,努力实现内涵发展;教师乐学重教,师资队伍整体素质较高;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市侨中在2006年4月通过了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初期督导验收后步入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已成为一所办学水平高、办学效益好、培养能力强、社会声誉越来越高的省内外知名的华侨中学。
蔡继有董事长(前左)、蔡冠深副董事长(前右)为学校优秀学子颁发奖学金 专家组评价:市侨中具备五方面优点 ◎优点一:政府高度重视,侨友倾情募资,为学校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动力基础。校董会董事长蔡继有先生毅然承诺捐资5000万元港币支持学校兴建科学馆,捐资1000万美元支持学校建设天文观测站;副董事长钟明昆先生捐助300万元兴建图书馆,这一切为学校打造侨校品牌,加快课程改革进程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他们的精神品格一直激励着侨中人为成功教育、为侨中辉煌而不懈努力着,这一活生生的校本教材令全体侨中人百读不厌,并永远成为侨中人奋斗不止的动力源。 ◎优点二:班子精干,队伍精良,为新课程改革的有效运作集聚了一定的人力资本。 市华侨中学的领导班子结构合理,团结务实,精明精干,是一个专业型的领导集体。学校申报的研究成果《创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实践研究》获得广东省侨资办学优秀成果吴汉良奖一等奖(全省仅两名),显示出学校教育管理者所拥有的哲学思辨力。 近年来,华侨中学有一大批教师受到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奖励、表彰。有一批像体育科组那样的学科群,是新课程改革的先行者,他们业务能力强,既教又研,其课题、论文、课例获奖层次高。王浩华老师执教的《体操垫上运动》获广东省特等奖。王世勋老师的课例《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荣获全国教学科研展示评比课特等奖并选为广东省教研会议示范课。仇钧老师被评为“南粤优秀教师”,黎振辉老师作为中山市代表,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等光荣称号。多年来,学校注重人力资本储备,努力打造出了一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敬业爱生、业务精良的优秀教师团队。 ◎优点三:以生为本,科学育人,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及其归宿。 学校把育人目标定位为:塑造“自主、合作、创新”的健康人格,使学生成为具有“爱国爱乡、崇德行善、刚健进取”的高素质人才,旨在培养完美的个体人,健全的社会人,拓进的未来人。 学校提出“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面向全体、全面育人的思想,并实行“一托三”的学习导师制。由于帮扶工作细,步子走得稳,让弱势群体在赞许鼓励的目光中建立信心,求得进步,尝试成功。学校“后劲生”的提法,匠心独运,充分体现了德育工作深谙教育心理的心灵感化之功。 侨中在女生的心中播下真善美的种子,心理辅导中心专门开办了“心灵释疑”栏目,激发女生的自我意识、责任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女生健康成长,走向成功之路。女生教育这一主体德育发展模式已成为学校育人的新亮点,得到了新闻媒体的关注报道,在省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与此同时,华侨中学开展得有声有色的艺术团、红十字会、文学社、小创造者协会、青年党校等各项工作都为学生的展示才能、快速成长、体验成功提供了全广角舞台。其中球类项目、艺术团、红十字会极具影响力和辐射性。 ◎优点四:注重“师德”建设,强化“师能”培训,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学校坚持以教师发展为本,不断优化教师队伍,明确提出了“教师第一人力资源”观,建立了多元的考核制度,推行导师制,为教师搭建展示和发展平台。本次评估推荐课、推门课优良率100%,没有合格课和不合格课,这是可圈可点的。 侨中连续三年获中山市普通高中素质教育办学水平综合评估先进单位,学校作为教育系统唯一代表被中山市委市政府授予“中山市模范集体”的光荣称号,这是难能可贵的。 与此同时,华侨中学在生源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年年有清华,届届有北大”,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新课程改革后的第一年高考,中山市华侨中学的保优率居全市之首,这充分展现了侨中人所拥有的深加工能力,这是值得认真总结的。 ◎优点五:努力开发校本课程,积极且创造性地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设。 侨中在注重校本课程开发的同时,积极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设。这一课程的实施,涉及面广,对时空的要求高,但华侨中学定位准确:一是采取学校家庭社区立体组合模式。将学生研究性学习融合于家庭、社区、社会资源;二是采取团委、学生会、年级组、学科组相结合的条块组合模式。在充分挖掘学校内部资源的基础上,将研究性学习融入到学校中心活动,学校社会实践活动中去。 学校制定了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将“研究性学习”的课时量分配到各基础性学科,逐步辐射到所有学科,结合地方实际、学科教学,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学校积极推进研究性学习加科技创新的课程模式,初步形成了以学生为研究主体、以问题为研究载体、以生活为研究课堂、以实践为研究手段、以发展为研究根本的研究性学习模式。
全国模范教师孔凡平
南粤优秀教师仇钧
|
- 上一篇:侨中办学水平明显提高[ 05-09 ]
- 下一篇:市侨中成立对外交流基金会[ 05-09 ]